服饰搭配网 » 服饰问答 » 分类服装 » 非主流 » 清朝的仕女画为何都穿汉服

清朝的仕女画为何都穿汉服

清朝的仕女画为何都穿汉服 我来答
清朝的仕女画为何都穿汉服
  仕女画不单是一个题材问题,作为传统绘画,它有着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它综合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水准和审美层次。它是艺术家将现实美提升到诗的境界而追索的一种艺术形式。如同中国的传统戏剧一样,借助古装、古曲形式,演泽着千古不衰的诗情画意和故事。其实仕女画,画成古装和现代装都可,是否准确表现其诗歌主题,也不是关键,其要旨在于是否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
  自然的春醒夏茂,秋凋冬残,人生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内心的关照,常常在我的仕女画中泛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快慰。作仕女画中泛起一种莫名的伤感和快慰。作仕女画原本不是为了表现这些题材,而是"借题",寄以表现一种生活感受,一种和谐,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笔墨与情感的和谐

  清代仕女画

  清代仕女画有三条线索,一是沿袭传统的工笔重彩,二是写意的墨笔画,三是吸收西洋油画表现手法的中体西用法。前一类追求完美,后一类追求新颖。最能体现这一时代艺术趣味的是中体西用的表现手法,代表人物有焦秉贞、冷枚、崔鏏、费丹旭等人。

  焦秉贞(约1671-1726年),山东济宁人。康熙年间任钦天监五官正,正六品,负责观察天象,推算历法。清初,康熙皇帝在宫廷内引进西洋画家如郎世宁、王致诚等人。焦秉贞擅画,又负责接待和管理宫廷画家,从而受到西洋画风的熏陶和影响。他的山水、人物、楼台均采用西洋焦点透视,其作品在宫廷中颇受推崇。焦秉贞借鉴西洋油画画风,对仕女的面部进行明暗和虚实处理,在构图和建筑物的描绘上均采用焦点透视法,从而使仕女画产生重大变革。不过他的传世作品如《秋千闲戏图册》,建筑物采用的焦点透视画法不大准确,画面效果显得稚嫩、呆板和俗气。这也是清代绘画中的建筑物模仿西洋画法的共同弊病。

  冷枚和崔鏏都是焦秉贞的学生。冷枚的代表作有《凝思图》,画一女诗人构思的情景,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崔鏏《秋闺思妇图》,又名《梧桐庭院》,绢本,着色,纵143厘米、横79厘米,梧桐小院中,一女子倚床独坐,无精打采,画面效果胜过焦秉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属于这一类作品的还有费丹旭(1802-1850年)《仕女册》,绢本,共十二页,每页纵20.2厘米、横27.7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内容为红楼梦人物,其中《惜春作画》、《宝琴赏雪》较为突出,这些画面系根据其兄费晓楼所作十二册页《红楼梦》人物的彩色印本改画。吴友如《海上百艳》、《仕女图谱》参用西法,形象优美,上海博物馆藏。

  中体西用的仕女画在用笔和用色上,仍属于工笔重彩。在以文人画为最高境界的清代,写意仕女画的长足发展值得重视。金农《人物山水册》,纸本,着色,共十二页,每页纵24.4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中题《昔年曾见》一画,画一女子在石上独坐,画面简洁、质朴、空灵、耐看。华喦《桃柳仕女》,1751年作,绢本,着色,纵152.5厘米、横48.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闵贞(1730-?)《纨扇仕女图》,1779年作,纸本,水墨,纵113.8厘米、横45.9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蕉荫仕女图》,纸本,水墨大写意,纵97.3厘米、横31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画一女子靠在芭蕉下的太湖石上,用笔如同狂草,极为奔放。女子面部只画了十几笔,造形却已相当生动,是写意仕女画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清末任熊、任薰、任颐三兄弟也曾画过仕女画,重振陈洪绶的画风,兼有写意的成份,当时的评价很高。

  二十世纪初,在上海出现了一种西洋化的仕女画,它以年历的方式制作成彩色印刷品,人称"月份牌年画"。月份牌年画形式本来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中国传统样式,在上海的外国商人为了推销其产品,将产品画在月份牌上,作为广告免费赠送。由于使用的是逼真甜美的西洋画风,很快成为一种普及型的绘画形式。月份牌年画的主要题材是美女,造型依据是美女照片,表现手法以擦笔水彩画为主,风格写实,类似于彩色照片,深受市民喜爱,但一直不被画坛重视。1914年,杭州画家郑曼陀在上海首先采用这种画法,继承者有杭穉英、金梅生、李慕白等人。月份牌仕女画以印刷品的形式,在近八十年间渗透到中国城乡的各个角落,直到八十年代末美女摄影年历大量涌现后才衰落。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对于游牧民族满族来说汗文化是博大精深羡慕不已。所以清朝的仕女图都是穿汉服的
再多的话你还会看到有些清朝的皇帝像也是也是穿得汉服呢。这是因为在清朝的绘画中存在着一种很重的拟古风气,其作品并不像唐宋时期那样积极和关注生活了,其在画中人物的服装上也是去模仿古人,而并不是你所说得汉服。
可能清朝妇女装显得比较臃肿吧!看清末保留下来的照片,也能看出一点。其次是汉服有飘逸感仙气,更具有画家理想中的美。
清朝的仕女画为何都穿汉服
中华文明渊源流长,对于游牧民族满族来说汗文化是博大精深羡慕不已。所以清朝的仕女图都是穿汉服的
清朝不是断绝了汉人的汉服了吗?为什么清朝的古画里还会有人穿着汉服?
不可以的,清朝刚统治了中国的时候就不让穿汉服还的流长发要不就杀头呢.所以不让穿的。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后并攻伐南明、大顺、大西等政权,同时在占领地全面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强行命令所有官员以及男性必须改换满人...
乾隆为什么会画穿汉服的画像?
简单的说就是附庸风雅。他是外族入侵,迷恋中华文化,又自恋文人气质,所以COS穿汉服是满清皇帝的毛病。把汉人易服了,自己却穿汉人的服饰假装有文化。另一个原因是为了缓和民族情绪,制造出满汉一家亲的假象。这么做其实政治...
越南古人为何穿汉服?清朝允许女人穿汉服,乾隆时期女性基本穿汉服,可是为什么晚清都穿旗袍了?
只有在道士、和尚、戏剧中还有汉服的残留。所以太平天国不少人穿起了戏剧、道士与和尚的衣服。其实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太平天国内部也没有花时间研究过汉服最初是什么样子。但是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镇压,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清朝为什么要禁止百姓穿汉服,而自己却热衷穿汉服
清代男性的长袍源自明代的普遍装扮;而“瓜皮帽”源自明代流行的“六合归一帽”,这都是明代中后期的汉人流行服饰,只是清代款式有所变化而已。马褂没有人强制推行,明代也有马褂,只不过是汉人主动学习了满人穿马褂这一搭配方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