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饰问答 » 分类服装 » 韩版服饰 » 国家服装产量 排名

国家服装产量 排名

国家服装产量 排名 我来答
国家服装产量 排名
  2007-2008年纺织服装行业展望与市场预测

  服装行业是纺织业中的支柱子行业,在拉动整个纺织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起到极其重要作用,也是国内消费市场中的热点,更是我国对外出口贸易获得外汇顺差的主要产业之一。回顾2005年,我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147.98亿件,比上年增长16.84%,企业绩效持续增长,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增幅高达32.55%,是“十五”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的第一年,纺织服装行业在05年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截止2006年8月,我国实际完成服装总产量106.27亿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1.02%,为“十一五”纺织服装行业的稳步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开端。

  作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我国与发达国家纺织业的相互依存度高,纺织服装出口是拉动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力量之一。2005年,尽管受到了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不断、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诸多的因素的不利影响,但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又上新台阶,出口额75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6%,占纺织服装贸易总额的比重为57.1%;纺织出口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在国际高档服装市场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纺织产业布局调整,服装出口生产集中度提升。

  2005年,世界各国取消了纺织品和服装进口配额,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永远告别配额时代,全面回归自由化,进入“后配额时代”。在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服装行业即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挑战,纺织服装行业进入大规模洗牌期,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加快,行业产能相对过剩,国内行业竞争加剧,也必然驱动产业技术的升级,从而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本研究报告依据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信息中心、全球纺织、国家经贸委、国家研究发展中心、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中国行业研究网等以及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的基础信息,对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是纺织服装行业及相关结构全面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制定有效经营和投资策略的可靠参考依据。

  参考资料:http://www.51report.com/research/detail/11587149.html
  1
  给你些资料 希望对你有用
  阿根廷服装销售量约为330亿到350亿美元占南美市场整个年均市场总值的11%。阿根廷的纺织,服装部门产值也占整个工业部门总产值的11%。阿根廷正在进行纺织、服装以及主要原材料和耗材的国际化进程。阿根廷是南美重要的棉花生产地和羊毛生产地,也是主要的出口国。阿根廷生产同样多的天然纤维和人工纤维。阿根廷的纱线、面料及服装约占整个纺织工业附加值的60%,这三种生产活动中,面料的生产是最重要的,几乎占所有纺织产品产量三分之一。在南美市场中,阿根廷是毛纺织品(纤维,毛线,毛织物,毛衣)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也出口一小部分的绵纺织品。其中棉料服装出口量占产量的六分之一,而毛衣出口量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阿根廷附近国家及南美北部的国家都是其出口对象。过去几年来,阿根廷纺织工业一直是投资的目标国,为了应对国内的需要,大部分的投资都是用于提高质量,减少成本和扩大纺纱机的产能。阿根廷纺织业促进基金会日前称,2007年阿根廷纺织业资金投入达到3.17亿美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48%,创造历史新高。据阿根廷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自2004年以来,该国纺织业的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纺织业促进基金会最新的调查显示,阿根廷大多数纺织企业在去年四季度依然保持着积极投资的势头。纺织机械的进口由2002年2300万美元到2007年的1.48亿美元,增长了5倍以上。阿根廷从中国进口纺织机械的进口量由2003年的300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343万美元,占到阿根廷总进口纺织机械的16%,增长了近750%,成为阿根廷纺织机械第二大进口国。阿根廷的产业升级换代,是中国纺织机械企业占领阿根廷市场不容错过的契机。
  2
  2008中国纺织工业的契机年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

  ●2007年,我国纺织工业持续发展,运行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骨干企业成为主力军

  ●2008年仍将是中国纺织工业比较快速和平稳发展的一年,也是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创新能力的一年

  ●2008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仍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2008年的主旋律

  ●2007年行业发展四大特点●

  2007年是我国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的一年。特别是党的 的胜利召开,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使命决定了前进的方向。

  纺织工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2007年我们在良好的产业经济环境下,取得了新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上:

  第一,持续发展。2007年,纺织工业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2007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了30800亿元,可比价格增加了21.1%。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为2425万吨左右,同比增长84.5%。其中服装产量为600亿件,同比增长17.6%。由于主要产品的产量都是高速增长,所以全行业的加工总量达到了35600万吨左右,比2006年提高了15%。

  第二,大幅提升。纺织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应得到了较快的提升。全行业主要业务的收入达到了26786亿元,同比增长22%。全行业的利润总额1到11月份为1063亿元,同比增长36.9%。规模以上企业的产销量达到了97.3%,全行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升,达到了10.044万元/人,比前一年增长了24.1%。由于管理水平的提高,2007年是从业人数增加最少而产值效率最好的一年。

  第三,国际竞争力增强。2007年,纺织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2007年,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717亿美元,同比增长18.86%。其中,纺织品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15%,服装1157亿美元,同比增长20.9%。这是海外统计的数字。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竞争力的系数由2002年的0.62,上升到2007年的0.81。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额从532亿美元上升到了2007年的1700多亿美元。全球经济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的投资增长,给中国的纺织工业、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提供了机遇。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制度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大大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可以说,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受到发达国家和其他各国的采购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为各国消费者提高消费水平做出了我们的贡献。

  第四,骨干企业成主力。2007年,一批骨干企业成为纺织行业国内外竞争的主力军。大批中小企业完成了进一步调整、重组结构的艰巨任务。根据2007年1到11月份的统计数据,全行业43,309户企业平均利润为3.97%,利润率超过10%的企业为3069户,较全行业户数的7.01%。超过平均利润率3.97%的企业数量占到了31.48%,这些超过平均利润率的企业利润占全部利润的81.19%,平均利润率达到了8.43%。

  上述数据告诉我们,1/3的骨干企业,由于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内外市场有好的产品,有品牌,附加值和效益都比较高,成为行业的主力军。而2/3的企业,由于常规产品没有特色,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竞争的优势,效益比较差。

  这2/3的企业,出现了三个突出的矛盾:一是同类产品的生产能力与市场约束的矛盾;二是个性化、时尚化、功能化的消费趋势,与产品结构性的矛盾;三是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与市场价格传递不出去的矛盾。这些企业面临着进一步的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

  ●2008年的新机遇●

  200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 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同时也是国际上有影响的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年。

  虽然国际市场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但总体来说,2008年仍然将是中国纺织工业比较快速和平稳发展的一年,也是加快结构调整、大力提高创新能力的一年。

  国内外纺织品市场的拉动,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是潜力巨大的国内纺织品市场。目前,中国纺织品80%左右在国内消费,国内巨大市场是中国纺织品发展的主要动力力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水平将日益提高。衣着类和家用纺织品的消费将持续增强。特别是城乡条件的改善,让家用纺织品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1到11月份的统计资料显示,1954户家用纺织品企业的消费增加了22%。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人群对于美的追求,加速了衣着和家用纺织品消费结构的调整。2007年11月,社会消费品的总额比上年同比增加了18.8%,同时,随着工业、交通、医疗、卫生、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纺织产业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2008年,中国纺织品的国际潜力将进一步释放,也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是国际纺织品市场。2008年,全球经济包含不确定的因素,特别是美国经济的影响。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带动,国际经济调控力已经比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大大提高了,世界贸易不会大幅度地调整。在国际环境没有出现大的国际事件的情况下,对我国的纺织品出口也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局面。

  2005年,我国的出口服装总额为5300亿美元,而从2005年到2006年,全球纺织品年贸易增长率是8.3%,这表明了国际纺织品的消费随着国际经济的增长而稳步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这几年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能力的优势、产业档次的提高,让我们的出口价格有所提高,而提高的速度在减缓。

  2008年,由于国内生产成本的大幅度上升,中国纺织品和服装与欧美市场的价格空间仍然存在。因为我们的价格是他们本地生产价格的1/3到1/4甚至是1/5的水平。因此,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2008年,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仍然将会有两位数的增长,但增速可能比2007年有所下降。

  创新是中国纺织工业2008年的主旋律。2008年中国纺织工业,要提高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加快结构的调整,转变行业发展方式,使中国纺织工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我国纺织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从一个缺衣少被的时代,转变为一个纺织生产的大国、纺织的出口大国和纺织品及相关产品进口的大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从1980年的341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3500万吨;纺织品出口从4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711亿美元。2006年底,中国的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占全球的41%,中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全球的27.16%,中国的化纤产量占全球的49.6%,中国的纱产量占全球的45.7%。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其次是科技进步,其核心就是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科技的创新,管理的创新等。

  新对策

  调整自己 适应产业发展

  欧瑞康纺织集团CEO 福格伦德博士

  ●影响纺织行业发展的主要有四大因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政治因素和企业家因素

  ●创新、灵活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关注产品品质,是应对市场多变的最好措施

  ●自我调整,不断改变,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

  毋庸置疑,近年来,中国经济和纺织行业一直保持着不断、高速发展,但是在增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小的波动。今天我的主题是:在经济增长的波动期间,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作为纺织企业,我们在中国经济大潮中比较关心的问题有以下这些: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着我们行业的发展?在下滑及多变的市场当中我们的应对措施,以及我们怎样树立自己的品牌和怎样整合资源?还有各种网络的建立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