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内新闻 » 扬州:棉价疯涨 纯棉服装竟玩“瘦身”

扬州:棉价疯涨 纯棉服装竟玩“瘦身”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0-10-19 潮流指数:1042 发布人:品牌服饰
市民陈女士在购买秋装时意外发现,与去年售价几乎一样的纯棉卫衣,今年的厚度明显薄了许多。据了解,陈女士的发现并非个案。在棉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一些纯棉秋装为规避因明显涨价而对销售带来的消极影响,悄然玩起了“瘦身”。

  市民困惑:纯棉卫衣咋变薄?

  市民陈女士十分困惑地反映,在市区一家她经常光顾的服饰店里,她发现卫衣价格与去年差不多,便准备买下。然而,在试穿过程中,她发现所试卫衣厚度不如去年买的。当她询问原因时,服饰店老板坦言,“虽然棉花价格一直在涨,但非品牌服装厂商因激烈竞争而不敢贸然提价,只好用‘减料’来抵消成本上涨。”

  据了解,不少购买秋装的市民都有与陈女士一样的感受。汶河工商所有关负责人说,近期包括纯棉服饰在内的一些纯棉制品因偏薄引发的消费纠纷已发生多起。相比去年同期,此类消费纠纷明显增多。因涉及的争议商品都是合格产品,工商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也只能调解。

  棉价创新高,棉织品玩“瘦身”

  “据我了解,除了人力成本和物价上涨外,棉价一路走高是引发纯棉制品‘瘦身’的主要原因。目前棉花成交价已达到2.5万元/吨,相比去年增长了近80%,创11年来新高。仅9月份一个月,棉花成交价就从月初的1.8万元左右/吨上升为目前的2.5万元左右/吨,暴涨近四成。”经营服装批发生意的袁女士透露,“市场热销的纯棉服装如T恤、内衣、卫衣等,厂商在今年都在同一款服装中推出了‘厚度’分级,且分得很细。如其前段时间采购的一批T恤,同样款式的T恤,厚度竟分4个档次,最薄一档的价格与去年的批发价持平,但如此低纺织密度的衣服根本不耐穿。”

  在网上经营服饰的张女士也说,面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服装网购市场,今年一些卖家为吸引消费,仍存有强烈的低价进货需求。对此,一些服装厂商便极力迎合这样的客户需求,生产出与去年同价却不同质的秋装。

  “瘦身”做法短视,有待商榷

  “这其实是在变相涨价,商家的做法有些龌龊!”不少市民指出,虽然这种做法比较隐蔽,但他们知晓后还是感到被厂商“算计”了。

  受访商家表示,现在消费者对涨价比较敏感,如果明目张胆涨价,势必引起反感,采取这种相对“温和”的成本变化可以看出厂商“煞费苦心”。但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最起码不够坦荡,对消费者还是有误导或隐瞒之嫌。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产品性价比下降,虽然厂商短期内可能受益,但长远看来无疑是自损信誉。”消协有关人士指出。

      市民陈女士在购买秋装时意外发现,与去年售价几乎一样的纯棉卫衣,今年的厚度明显薄了许多。据了解,陈女士的发现并非个案。在棉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一些纯棉秋装为规避因明显涨价而对销售带来的消极影响,悄然玩起了“瘦身”。

  市民困惑:纯棉卫衣咋变薄?

  市民陈女士十分困惑地反映,在市区一家她经常光顾的服饰店里,她发现卫衣价格与去年差不多,便准备买下。然而,在试穿过程中,她发现所试卫衣厚度不如去年买的。当她询问原因时,服饰店老板坦言,“虽然棉花价格一直在涨,但非品牌服装厂商因激烈竞争而不敢贸然提价,只好用‘减料’来抵消成本上涨。”

  据了解,不少购买秋装的市民都有与陈女士一样的感受。汶河工商所有关负责人说,近期包括纯棉服饰在内的一些纯棉制品因偏薄引发的消费纠纷已发生多起。相比去年同期,此类消费纠纷明显增多。因涉及的争议商品都是合格产品,工商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也只能调解。

  棉价创新高,棉织品玩“瘦身”

  “据我了解,除了人力成本和物价上涨外,棉价一路走高是引发纯棉制品‘瘦身’的主要原因。目前棉花成交价已达到2.5万元/吨,相比去年增长了近80%,创11年来新高。仅9月份一个月,棉花成交价就从月初的1.8万元左右/吨上升为目前的2.5万元左右/吨,暴涨近四成。”经营服装批发生意的袁女士透露,“市场热销的纯棉服装如T恤、内衣、卫衣等,厂商在今年都在同一款服装中推出了‘厚度’分级,且分得很细。如其前段时间采购的一批T恤,同样款式的T恤,厚度竟分4个档次,最薄一档的价格与去年的批发价持平,但如此低纺织密度的衣服根本不耐穿。”

  在网上经营服饰的张女士也说,面对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服装网购市场,今年一些卖家为吸引消费,仍存有强烈的低价进货需求。对此,一些服装厂商便极力迎合这样的客户需求,生产出与去年同价却不同质的秋装。

  “瘦身”做法短视,有待商榷

  “这其实是在变相涨价,商家的做法有些龌龊!”不少市民指出,虽然这种做法比较隐蔽,但他们知晓后还是感到被厂商“算计”了。

  受访商家表示,现在消费者对涨价比较敏感,如果明目张胆涨价,势必引起反感,采取这种相对“温和”的成本变化可以看出厂商“煞费苦心”。但相关人士表示,这种做法值得商榷,最起码不够坦荡,对消费者还是有误导或隐瞒之嫌。

  “这种做法容易导致产品性价比下降,虽然厂商短期内可能受益,但长远看来无疑是自损信誉。”消协有关人士指出。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