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搭配网 » 服装资讯 » 服装市场 » 国内新闻 » 追逐时尚风标——河北对标浙江服装产业

追逐时尚风标——河北对标浙江服装产业

来源:品牌服装网 日期:2010-06-22 潮流指数:841 发布人:品牌服饰

     河北服装产业对标浙江,具体学什么?由“制造大省”向“品牌强省”转变的现实路径有哪些?且看浙江如何将美丽霓裳编入时尚和文化“经纬”,带领服装产业走向时尚、走向高端。

  路径一:“快时尚”

  【标杆故事】

  从设计到生产,服装成衣周期需要多久?5月初,在浙江采访,服装企业的快速反应,彻底颠覆了记者原本的想象。

  几片裁剪好的布料,平铺在衬板上,通过数码印花系统,只需几分钟,高速运转的喷印机便在布料上喷印上了漂亮的图案。这些布料经过简单后期水洗处理,随即被迅速缝合成一件男式T恤,再经过整烫和包装,就可交给快递公司发货。一天之后,不同款式、花色的T恤,就摆上了海澜之家在上海的专卖店柜台。

  “设计师设计出的新款,当天就可制成成衣,如果利用传统印染技术制衣则需一个月。”浙江弘利达公司总经理任波说。

  “现在的服装业竞争,其实拼的就是速度,谁跟上了时尚的步伐,谁就赢得了市场。”任波说,数码印花技术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新的平台,一天可以将100多个花型直接做成成衣,而且不受量的限制,这对于传统服装产业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现在,司每个月可推出300多个款式花型。今年以来,T恤的订单量同比增加3倍,利润率增加30%,今年的产值也将达3000万元。”

 

  其实,快速反应模式,近年来已在服装产业掀起一场“革命”。这方面,浙江服企也在“对标”,他们学习的对象是西班牙品牌ZARA、瑞典品牌H&M,这两个品牌是“快时尚”的鼻祖。

  ZARA的商品从设计、试做、生产到店面销售,平均只花三周,最快的只用一周;H&M时装从设计到上柜也只要20天。小批量、多品种、快速反应的产业链条,快节奏推出时尚又平价的衣服,ZARA迅速红遍全球。

  【对标启示】

  时尚是什么?时尚就是速度,就是速度背后的文化和设计力量。

  “成衣周期长、市场反应能力迟缓,这些都是我省服装产业致命的短板。”省工信厅消费品处处长王建分指出,从国内市场看,服装业竞争的焦点也在从劳动力和资源的较量转向质量和设计的角逐,而我省多数服装企业仍未意识到只顾埋头生产、罔顾市场反应的可怕后果。

  省工信厅消费品处调研员纪永健认为,如何建设以质量为基础、以创新为灵魂、以快速反应为活力的优势服装品牌,应是河北服装企业对标行动中,最应思考的问题。

  据介绍,根据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工信厅目前正在编制的《河北省纺织服装业“十发展规划》提出,我省将加强服装研发设计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服装设计创意中心,培养设计师队伍,提升服装创意水平。

 

  省服装协会会长刘连红表示,今后协会将引导服装企业加强设计人员队伍建设,以技术研发和创新产品为突破口,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汲取各地先进工艺,力求在服装产品文化内涵和时尚风格上实现新突破,“用设计引导市场,用市场升华设计。”

  路径二:渠道制胜

  【标杆故事】

  “多亏了‘温州名购’。”5月4日下午,温商潘旭聪对记者说,他经营的“卡里法特”服装,去年已在全国开了20多家专卖店。

  “中小企业想营销自己的品牌,真的很难!”潘旭聪介绍,去年之前,他也曾一筹莫展:企业给外商做了8年贴牌。去年,好不容易推出自主品牌,却连大商场的门都进不去。又逢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企业‘命悬一线’。”

  此时,温州市启动的“温州名购”计划,向他伸出了援手——— 2009年初,由政府牵头,推动企业、商会、协会抱团,温州服装、皮等品统一以“温州名购”标志,在集中区域进行展示和销售。温州计划用一两年时间,在全国100个大中城市开设“温州名品购物中心”。

 

  2009年1月15日,全国第一家“温州名品购物中心”亮相天津麦购时代广场,“卡里法特”获准入驻。令潘旭聪更感意外的是,从品牌宣传到店面装修,政府还为其埋了单,有关部门甚至上门指导如何营销。之后,随着“温州名购”在全国密集布局,“卡里法特”也借此大力扩建营销网络。潘旭聪信心十足地表示,今明两年,“卡里法特”将在全国发展50家专卖店。“‘温州名购’的诞生,是‘政府搭设平台、企业抱团经营’的生动样本,帮助温州上千家中小服装企业走出了危机。”5月4日,温州市经贸委行业处副处长章秀伟说,服装企业与服装市场,属同一产业的不同领域,但依靠单个企业孤军奋战难以打通渠道。“政企联动、抱团取暖”帮助企业直接进入服装市场,特别是为中小企业搭建起营销平台。

  【对标启示】

  “不做品牌等死,做品牌找死。”在省内采访,不少中小服装企业老板苦笑连连。像温州企业一样,做自主品牌初期,知名度不高、资金实力不强、缺乏营销人才和手段,被大商场拒之门外是常有的事。“最后只好在地摊、批发市场卖,有时想还不如继续做贴牌。”

  温州“政企联动、抱团取暖”的探索值得借鉴。王建分指出,目前,我省大部分服装企业散兵作战,难以快速连通市场和研发,形不成效应与产销优势,致使企业竞争力不强,转型升级难。

 

  对此,省服装协会副会长郭新禄建议,规划大型现代化商贸城,集中展销河北服装品牌;制定税收、资金等优惠政策,形成企商联合,共推河北服装品牌,在营销中实现共赢。“这方面,我省政府将积极作为。”王建分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大力扶植正定纺织服装、清河羊绒、辛集皮革服装、宁晋织染服装、容城服装、肃宁裘皮服装等一批基地建设,推动服装产业以集聚求发展。同时,将举办服装展览会、发布会,加强品牌宣传,提高河北服装品牌效应。

  路径三:细分市场

  【标杆故事】

  如今的服装业竞争,同质化严重已成为阻碍产业发展的一大病症。如何突破“千人一面”、“仿制跟风”?浙江服企回答:走多品牌战略。

  在今年3月底开幕的2010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上,雅戈尔一改以往单一正装品牌打市场的传统形象,发布了5个服装子品牌:MAYOR&YOUNGOR、GY、YOUNGORCEO、汉麻世家和HartSchaffnerMarx。前3个品牌由现有雅戈尔品牌细分而来,分别面向行政公务人员、年轻时尚人群、商务人员;“汉麻世家”则是雅戈尔自主研发的绿色环保产品;HartSchaffnerMarx是其代理的美国知名品牌。“以往20岁至30岁年轻白领穿雅戈尔,50多岁的成功人士穿的也是雅戈尔。其实单一品牌已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要。”5月5日,在雅戈尔国际服装园,雅戈尔集团办公室副主任何敏介绍,多品牌战略也是雅戈尔加快国际化迈出的一步,企业力图通过定位更清晰地细分品牌,分门别类培养品牌设计和经营人才,希望经过10年至20年,把雅戈尔打造成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服装品牌

  浙江其他一些服装企业也纷纷走上多品牌之路。太平鸟推出JEANS、TRENDY、COLLECTION等多个子品牌;罗蒙推出TACCALITI。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认为,这是以宁波为代表的中国服装工业由传统的数量型、规模型发展走向创造型、效益型发展的标志。

  【对标启示】

  “服装市场已步入细分时代,一个品牌把男女老少一网打尽的经营模式早已成历史。”郭新禄表示,在市场细分方面,我省有很大差距。他建议,我省服装企业应通过细分市场找到明细定位,发展特色,告别雷同。

  郭新禄介绍,下一步,省服装协会将积极引导企业,尽可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邀请经销商参与企业产品生产的决策,帮助服装企业通过对市场进行再认识、再细分;找准自身品牌的定位———自己企业的特点是什么,优势在哪里?消费者有哪些,风格是哪一类,服装的功能是什么?这些依次确定后,方可根据品牌定位,选择劳动效率最高、质量最可靠、成本最低的具体工艺路线,生产最具特色的细分产品,有效抢占市场。

文章提到了这些产品